一、降水量、雨日分布特点

    1.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612.9毫米,山区可达到620~690毫米。在一年四季中,雨量分布差异很大。

    冬季(12~2月),受冷高压控制,北风强盛,水汽稀少,降水量也很少,只有22.3毫米,占年雨量的3.6%,12月仅有6.4毫米,是一年雨量最少的月份。

    春季(3~5月),气温上升,水汽增多,雨量有较大增加,达125.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0.4%。

    夏季(6~8月),南风鼎盛,降水量继续增加,达285.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46.4%,为雨量最丰沛的季节,其中8月降水量115.0毫米,是一年降水最多月份。

    秋季(9~11),夏季风南撤,降水量也随之减少,但还有180.4毫米的雨量,占年降水量的29.4%,为次多雨季节(见表2—5)。

旬邑县各月降水量(毫米)、雨日(天)和相对变率(%)

    表2—5

┏━━━━━━┳━━━┳━━━┳━━━┳━━━┳━━━┳━━━┳━━━┳━━━━┳━━━┳━━━━┳━━━━┳━━━┳━━━┓
┃月    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年    ┃
┣━━━━━━╋━━━╋━━━╋━━━╋━━━╋━━━╋━━━╋━━━╋━━━━╋━━━╋━━━━╋━━━━╋━━━╋━━━┫
┃ 降水量     ┃  6.5 ┃ 9.4  ┃ 20.6 ┃ 44.8 ┃ 59.6 ┃ 58.2 ┃112.0 ┃115.0   ┃103.9 ┃ 53.7   ┃ 22.8   ┃ 6.4  ┃612.9 ┃
┣━━━━━━╋━━━╋━━━╋━━━╋━━━╋━━━╋━━━╋━━━╋━━━━╋━━━╋━━━━╋━━━━╋━━━╋━━━┫
┃雨    日    ┃  6   ┃  6   ┃  7   ┃  9   ┃ 10   ┃ 10   ┃ 13   ┃ 12     ┃ 13   ┃ 10     ┃ 8      ┃ 5    ┃  109 ┃
┣━━━━━━╋━━━╋━━━╋━━━╋━━━╋━━━╋━━━╋━━━╋━━━━╋━━━╋━━━━╋━━━━╋━━━╋━━━┫
┃相对变率    ┃  56  ┃  64  ┃  43  ┃  42  ┃  59  ┃  36  ┃  32  ┃  45    ┃  52  ┃  62    ┃ 42     ┃ 88   ┃  16  ┃
┗━━━━━━┻━━━┻━━━┻━━━┻━━━┻━━━┻━━━┻━━━┻━━━━┻━━━┻━━━━┻━━━━┻━━━┻━━━┛

    资料年份:1971~1984年

    就不同界限温度期间的降水量而言,基本上是雨热同季。4~9月生长季雨量49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81%;≥0℃、≥3℃和≥10℃期间的雨量,分别为580.4毫米、560.3毫米和468.9毫米,各占年降水量的比例相应为94.7%、91.4%和76.5%。

    2.雨日:其日数多少大体与降水量多寡相协调。年平均雨日109天,其中夏季雨日最多,达35天,每个雨日平均降水量8.1毫米;秋季是次多雨日季节,共31天,每个雨日平均降水量5.8毫米;春季雨日26天,居第三位,每个雨日平均降水量4.8毫米;冬季雨日最少,只有17天,每个雨日平均降水量1.49毫米。从上述可知,夏季降水强度大。

    二、各级雨强日数和一日最大降水量

    据统计,日雨量≤5毫米的日数76天,占年雨日数的69.7%,5~9.9毫米的日数15天,占年雨日数的13.8%;10~24.9毫米的日数14天,占年雨日数的12.8%;≥25毫米的日数只有4天,占年雨日数的3.7%。可见,本县雨强以中、小雨为主体,有利于农业生产。

    雨强中大雨以上的日数虽然很少,但降水量却很大。依现有观测记录,气象站在1960年7月5日测得125.3毫米的日最大降水量,而水文站(职田)在1960年7月4日测得8小时降水量达298.0毫米。

    三、降水变率、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和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

    1、降水变率:表2—5表明,年降水变率仅16%,但月降水量的变率却在32~88%之间,其中只有两个月(6、7月)小于40%。从各季看,夏季降水较多,相对变率也较小,为32~45%;冬季降水少,相对变率也较大,达56~88%;春季降水量稳定一些,相对变率42~59%;秋季的降水稳定性较差,相对变率42~62%。

    2.最长连续降水和无降水日数

    本县连续降水最长的时间,多出现在秋季,秋雨连绵,最高记录为13天(1975年9月21日~10月3日),雨量达141.5毫米。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达66天,出现在秋末到隆冬季节(1973年11月4日~1974年1月8日)。

    四、湿润度

    湿润度由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而定。根据伊万诺夫湿润度公式(K=计算结果如表2—6,并与伊万诺夫湿润度分级标准(表2—7)对照,得知:本县属半湿润地区,但就各月而言,湿润程度相差悬殊,干旱月与湿润月同在。一般而言,从盛夏到仲秋是湿润季节,其它的时间,长达8个月为干旱、半干旱。这表明,干旱和雨涝对本县都有威胁。

旬邑县各月湿润度

    表2—6

┏━━━━━━┳━━━┳━━━━┳━━━┳━━━┳━━━━┳━━━━┳━━━┳━━━┳━━━┳━━━━┳━━━━┳━━━━┳━━━━┓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年  ┃
┣━━━━━━╋━━━╋━━━━╋━━━╋━━━╋━━━━╋━━━━╋━━━╋━━━╋━━━╋━━━━╋━━━━╋━━━━╋━━━━┫
┃  湿润度    ┃0. 27 ┃ 0. 35  ┃ 0.36 ┃ 0.51 ┃ 0.40   ┃ 0.36   ┃ 1.17 ┃1.39  ┃ 2.04 ┃1.01    ┃ 0.55   ┃ 0.26   ┃ 0.64   ┃
┣━━━━━━╋━━━╋━━━━╋━━━╋━━━╋━━━━╋━━━━╋━━━╋━━━╋━━━╋━━━━╋━━━━╋━━━━╋━━━━┫
┃            ┃干    ┃半      ┃半    ┃半    ┃半      ┃半      ┃湿    ┃湿    ┃湿    ┃湿      ┃半      ┃干      ┃半      ┃
┃  分级      ┃      ┃干      ┃干    ┃干    ┃干      ┃干      ┃      ┃      ┃      ┃        ┃干      ┃        ┃湿      ┃
┃            ┃旱    ┃旱      ┃旱    ┃旱    ┃旱      ┃旱      ┃润    ┃润    ┃润    ┃润      ┃旱      ┃旱      ┃润      ┃
┗━━━━━━┻━━━┻━━━━┻━━━┻━━━┻━━━━┻━━━━┻━━━┻━━━┻━━━┻━━━━┻━━━━┻━━━━┻━━━━┛


伊万诺夫湿润度分级标准

    表2—7

┏━━━━━┳━━━━━┳━━━━━━┳━━━━━━┳━━━━━━━┳━━━━━┓
┃分  级    ┃    湿润  ┃  半湿润    ┃  半干旱    ┃    干旱      ┃  极干旱  ┃
┣━━━━━╋━━━━━╋━━━━━━╋━━━━━━╋━━━━━━━╋━━━━━┫
┃湿润度    ┃   >1.0   ┃  1.0~0.6  ┃  0.6~0.3  ┃   0.3~0.13  ┃  <0.13   ┃
┣━━━━━╋━━━━━╋━━━━━━╋━━━━━━╋━━━━━━━╋━━━━━┫
┃自然植被  ┃  森林    ┃森林草原    ┃  草原      ┃  半荒漠      ┃  荒漠    ┃
┗━━━━━┻━━━━━┻━━━━━━┻━━━━━━┻━━━━━━━┻━━━━━┛


作者:旬邑县地方志  创建时间:2023-11-27 11:07
最后编辑:旬邑县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3-12-07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