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具 农机
据县境内出土文物考证,商、周时期本县人始用铁器。此后,铁质农具虽普遍使用,但革新很慢,直至本世纪50年代,仍普遍使用木轮牛车、铁铧木犁、铁铧木耧、铁齿耙、锄、镰刀、石碌碡等畜力和人力手工农具,其中部分至今仍在使用。
1956年,本县在塬面和川道地区开始推广七寸步犁和双轮双铧犁,后因这两种农具笨重、实用性差,不久废弃。继而开始使用架子车、胶轮大车等农用工具和喷雾器、喷粉器等植保工具。1958年,本县投资25万元,购买大型轮式拖拉机6台,悬挂式二铧犁、三铧犁、大型耙等各种配套机引农具13部,在太村成立枸邑县国营拖拉机站。
1960年推广使用东方红-54、东方红-60、红旗-100等大型链式拖拉机及配套机具。70年代使用大型机引旋耕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小型手扶拖拉机和脱粒机。1980年,小型四轮拖拉机及其配套的机引犁、旋耕机、播种机等在本县使用。这类机械小巧灵活、操作简单,适用于小田块作业。
至1990年,本县有各种生产机具2476台(部),其中,大型链式拖拉机21台,大中型胶轮式拖拉机81台,手扶拖拉机564台,小四轮拖拉机499台;大型机引犁87部,机引耙2部,旋耕机18部,播种机19部,小型机引犁789部,旋耕机24部,播种机392部。
作者:旬邑县地方志 创建时间:2023-12-06 14:47
最后编辑:旬邑县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3-12-07 13:55
最后编辑:旬邑县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3-12-07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