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品种改良
牛 1958年从西安引进黑白苏奶牛3头,饲养于杏树湾畜牧场,以后又陆续引进多头。1963~1964年两次从关中引进秦川公牛10头,分配在塬区各公社配种站,用人工授精法改良当地土种黄牛。1979年推广牛冷冻精液配种技术,进行杂交改良。1984年从河北牧场引进英国短耳公牛2头,分养于太村家畜改良站和镇头农场。至1990年底,本县累计杂交配牛29634头,占全县牛群总结构的84.6%,基本实现了牛的良种化。
马 1970年,本县引进青海马50匹,用以改良和替代本地土种马。1971年又自新疆引进伊犁马30匹,同年又引进俄罗斯马1匹,关中改良马5匹,使本县土种马得到改良。
猪 1961年本县开始引进内江猪,杂交改良当地土种猪。1964年引进约克猪、苏白猪、长白猪等良种。1965年开始引进巴克夏猪进行导入杂交。1970年成立旬邑县种猪场,引进4种内江公猪200头、英系巴克夏猪15头。1972年,本县参加咸阳地区五县关中型猪畜种协作小组,以巴内、内巴为主体进行杂交组合,1973年导入马栏黑猪血液,培育接近理想型关中黑猪品系。到1981年全县实现了公猪纯种化、母猪地方化、肉猪杂交化。1985年,本县引进杜洛克种猪22头,分养于12个乡镇的配种站进行杂交改良,使本县猪的改良工作走上了向瘦肉型猪发展的道路。
羊 本县自1958年开始,陆续引进新疆细毛羊1990只,与当地绵母羊进行杂交组合试验。杂交一代就显示出个体大、生活力强、产毛量高的优势,二代、三代头型和尾型与新疆羊基本相似。到1955年,本县全面开展羊的杂交改良工作,1970年后,又引进林肯、罗姆妮、边区菜斯特等半细毛羊进行导入试验。此后,又引进了苏美羊、德美羊、考利代羊、美利夷羊、考利克羊等绵羊优良品种。截至1990年底全县累计共改良绵羊8966只,净增产值1600万元,在绵羊品种改良的同时,进行种山羊的引进和改良工作。1958年从湖北引进青皮山羊300只,1971年从陕北引进布尔苏斯山羊30只,1980年自宁夏中卫引进黑滩羊60只,1982年又引进中卫黑山羊30只、狗头山羊100只、白绒山羊57只,使当地山羊得到改良。
兔 本县1981年后陆续引进安哥拉长毛兔、日本大耳白兔、青紫兰兔、加利福尼亚兔等4个品种,共580只。1985年引进了嫩兔、新西兰兔、比利时兔和巨型兔等4个品种。1988年又引进了虎皮黄、丹麦白等良种兔,使本县基本实现了兔的良种化。
鸡 本县以前鸡种多为当地土种鸡,系蛋肉兼用型。1979年开始引进来航鸡,1981年引进庄合鸡。1983年开始引进星杂二八八种蛋,进行人工孵化。至此本县基本上实行了鸡的良种化。1984年又开始引进了罗斯鸡、火鸡、西赛斯鸡和苏禽八五鸡等优良品种。
最后编辑:旬邑县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3-12-07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