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种育苗

    1.采种 本县民间素有以桃、杏、葡萄、核桃、杨、柳等树种育苗栽树习俗。建国后,县政府采取下达任务、组织群众采集,50年代,年均采种2000公斤;60年代,全县社队坚持自采自育方针,年采种500公斤;70年代,马栏林场在杨家店建油松种子园60亩,母树林400亩;石门林场在金旮旯造刺槐母树林200亩;小寺子苗圃造核桃母树林400亩,使全县林木种子有了长足发展。80年代至1990年,全县林木种子采收量年均达5万公斤,其中群众自采2万公斤,林业部门收购3万公斤,除满足本县育苗所需外,并销往甘肃、四川、河南等省。

    2.育苗 民国以前,皆由群众自愿零星为之。民国时,县府于县、乡、保均建苗圃,育椿、槐、榆、楸、桐、桑等树。建国后,从1953年起,县人民政府瓠群众育苗和国营育苗,全县年育苗100亩,1956~1965年,以各生产大队集体育苗为主,每队年育桑苗2亩,全县各类育苗年均达8000余亩。“文革”初期,全县育苗面积下降,年育苗2000~3000亩。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大搞植树造林,全县各国营林场、苗圃、社队林场、大队、生产队等,年育苗达1.2万余亩,其中仅杨树育苗3000余亩。1985年,大力发展泡桐育苗,除马栏、石门、第界3乡外,其余各乡(镇)育苗7400亩,其中泡桐育苗4200亩。1986~1990年,全县呈现国家、集体、个人育苗新格局,年育苗3000亩左右,育苗向商品生产方向发展。

    二、成片造林

    1956年,清塬蒲社首次试验成片造林获得成功,后逐步扩大。50年代,成片造林多为挖坑直播山杏、核桃和栽植刺槐,造林形式为合作造林,年造林数千亩。60年代,成片造林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各队办林场常年经营成片造林和林业生产,成片造林得到进一步发展,年均1万余亩。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全县各级党政组织把成片造林同治山治水相结合,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每年春、秋两季,以公社或大队集中连片会战造林,每年各公社确立1~2处绿化点,全县先后绿化了田家梁、五女嘴、林苑山、玉王沟、午两山、磨石坡、南宫沟、南午村沟等,面积最大的磨石坡达2000多亩,全县年均成片造林5万多亩。1977年,全县动员5000余名劳力在石门、马栏林场会战,造林1.1万亩。80年代中期后,随改革开放和农业承包经营的实行,成片造林亦出现多种形式,国营林场以雇请民工挖坑营造油松、集体以反坡林带大坑会战营造刺槐、经济林;个人以小块自留山挖坑营造蒯槐、杨、柳为主。至1990年,全县成片造林保存34.8万亩。

    三、“四旁”植树

    本县人民素有“四旁”植树之习,各户皆在自家庭院、房前屋后栽桑种椒植树务果,世代相传,历久不衰。但村旁、宅旁植树较多,路旁、水旁植树甚少。建国后,县政府广泛动员组织群众在“四旁”植树,从60年代初开始,全县每年栽植50~100万株;70年代,为单纯追求“四旁”植树上“纲要”(人均100株),以杨树为主,建成不少“密林村”,路旁栽植由1行增加为3行。1977年,全县“四旁”植树共1483万株,人均达77株。由于树种单一,过于密植,结果成林不成材。80年代以来,为改变70年代的做法,结合道路树木更新,采取多树种、大苗开沟低床、单行栽植、拉大株距(2米)等措施,“四旁”植树数量减少而效益提高。到1990年,全县“四旁”植树341万株,人均14.4株,形成村旁经济林,渠路杨柳树,中槐一条街,杂果一条路的新格局。

    四、农田林网

    1971年,本县学习兴平县“一平三端”(地平、路端、树端、地埂端)经验,为本县农田林网建设之始。县政府抽调农、林、水、电、交通部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农田、林网、道路、线路、水渠、村镇等综合规划,以村镇为基点,以道路为骨架,划方绿化,每方300~500亩,先通路,后栽树,经10年努力,至1980年,农田林网初具规模,全县建方田1073块,绿化道路346公里。1981~1990年,除对农田林网内部进行调整外,重点规划营造沟坡沿线防护林带420公里,使全县农田林网防护面积达32万亩,占宜建农田林网面积的76.2%,植树64.6万株。

    五、农林间作

    建国前,本县群众常以农柿、农枣为间作习惯。建国后,县政府重视支持农林间作,在保持原有习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桐间作、农椒间作。1983年,中共旬邑县委决定,在全县塬面建立万亩泡桐丰产林和农桐间作10万亩。此后,农林间作发展迅速,至1987年,全县完成泡桐丰产林3100亩,农桐间作11.3万亩,植桐73万株。但因本县非泡桐最佳生长区,冻死者很多,加之管护不善,毁坏严重,至1990年统计,全县仅存留泡桐丰产林300余亩,农桐间作4600亩,分别减少90%和96%。

    六、义务植树

    从1956年开始,县政府动员县城机关职工干部和学生,在翠屏山义务植树,每年1~2次,坚持至今(“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5年)。先后绿化了翠屏山、宋家沟、义井沟、肖咀梁、田家梁、小寺子西山等,绿化总面积4000多亩,植树88万株,参加人数10万人次,其中以1975~1977年为最,年植树14万余株,人均28株。1981年,国家全民义务植树决定颁布后,全县义务植树发展更为广泛,县、乡、村各级均定义务植树点,每年1~2次,参加者约10万人次,年植树30万株。

旬邑县1949~1990年造林、育苗、“四旁”植树统计表

    表5—1

    单位:万亩、万株

┏━━━━━┳━━━━━━┳━━━━━━┳━━━━━━━━┓
┃项目  年度┃    造  林  ┃    育  苗  ┃  四旁植树合计  ┃
┣━━━━━╋━━━━━━╋━━━━━━╋━━━━━━━━┫
┃    合计  ┃    110.4   ┃    15.47   ┃    6405.79     ┃
┣━━━━━╋━━━━━━╋━━━━━━╋━━━━━━━━┫
┃    1949  ┃    0.01    ┃            ┃    2           ┃
┣━━━━━╋━━━━━━╋━━━━━━╋━━━━━━━━┫
┃    1950  ┃    0.07    ┃            ┃    4           ┃
┣━━━━━╋━━━━━━╋━━━━━━╋━━━━━━━━┫
┃    1951  ┃    0.13    ┃            ┃    10          ┃
┣━━━━━╋━━━━━━╋━━━━━━╋━━━━━━━━┫
┃    1952  ┃    0.24    ┃            ┃    7           ┃
┣━━━━━╋━━━━━━╋━━━━━━╋━━━━━━━━┫
┃    1953  ┃    0.32    ┃    0.02    ┃    4           ┃
┣━━━━━╋━━━━━━╋━━━━━━╋━━━━━━━━┫
┃    1954  ┃    0.74    ┃    0.01    ┃    10          ┃
┣━━━━━╋━━━━━━╋━━━━━━╋━━━━━━━━┫
┃    1955  ┃    0.95    ┃    0.01    ┃    18          ┃
┣━━━━━╋━━━━━━╋━━━━━━╋━━━━━━━━┫
┃    1956  ┃    1.23    ┃    0.09    ┃    21          ┃
┣━━━━━╋━━━━━━╋━━━━━━╋━━━━━━━━┫
┃    1957  ┃    0.96    ┃    0.08    ┃    28          ┃
┣━━━━━╋━━━━━━╋━━━━━━╋━━━━━━━━┫
┃    1958  ┃    1.13    ┃    0.08    ┃    35          ┃
┣━━━━━╋━━━━━━╋━━━━━━╋━━━━━━━━┫
┃    1959  ┃    0.61    ┃    0.09    ┃    29          ┃
┣━━━━━╋━━━━━━╋━━━━━━╋━━━━━━━━┫
┃    1960  ┃    0.29    ┃    0.58    ┃    13          ┃
┣━━━━━╋━━━━━━╋━━━━━━╋━━━━━━━━┫
┃    1961  ┃    1.43    ┃    0.04    ┃    35          ┃
┣━━━━━╋━━━━━━╋━━━━━━╋━━━━━━━━┫
┃    1962  ┃    0.42    ┃    0.03    ┃    55          ┃
┣━━━━━╋━━━━━━╋━━━━━━╋━━━━━━━━┫
┃    1963  ┃    0.73    ┃    0.04    ┃    41          ┃
┣━━━━━╋━━━━━━╋━━━━━━╋━━━━━━━━┫
┃    1964  ┃    1.15    ┃    0.06    ┃    33          ┃
┣━━━━━╋━━━━━━╋━━━━━━╋━━━━━━━━┫
┃    1965  ┃    1.80    ┃    0.43    ┃    40          ┃
┣━━━━━╋━━━━━━╋━━━━━━╋━━━━━━━━┫
┃    1966  ┃    1.80    ┃    0.88    ┃    55          ┃
┣━━━━━╋━━━━━━╋━━━━━━╋━━━━━━━━┫
┃    1967  ┃    1.24    ┃    0.25    ┃    60          ┃
┗━━━━━┻━━━━━━┻━━━━━━┻━━━━━━━━┛

    续表5—1

┏━━━━━┳━━━━━━┳━━━━━━┳━━━━━━━━┓
┃项目 年度 ┃    造  林  ┃    育  苗  ┃  四旁植树合计  ┃
┣━━━━━╋━━━━━━╋━━━━━━╋━━━━━━━━┫
┃    1968  ┃    3.11    ┃    0.37    ┃    138         ┃
┣━━━━━╋━━━━━━╋━━━━━━╋━━━━━━━━┫
┃    1969  ┃    1.37    ┃    0.22    ┃    90          ┃
┣━━━━━╋━━━━━━╋━━━━━━╋━━━━━━━━┫
┃    1970  ┃    2.36    ┃    0.24    ┃    85          ┃
┣━━━━━╋━━━━━━╋━━━━━━╋━━━━━━━━┫
┃    1971  ┃    1.59    ┃    0.40    ┃    141         ┃
┣━━━━━╋━━━━━━╋━━━━━━╋━━━━━━━━┫
┃    1972  ┃    1.41    ┃    0.49    ┃    220         ┃
┣━━━━━╋━━━━━━╋━━━━━━╋━━━━━━━━┫
┃    1973  ┃    2.76    ┃    0.79    ┃    324         ┃
┣━━━━━╋━━━━━━╋━━━━━━╋━━━━━━━━┫
┃    1974  ┃    3.63    ┃    0.89    ┃    533         ┃
┣━━━━━╋━━━━━━╋━━━━━━╋━━━━━━━━┫
┃    1975  ┃    6.59    ┃    1.22    ┃    951         ┃
┣━━━━━╋━━━━━━╋━━━━━━╋━━━━━━━━┫
┃    1976  ┃    6.39    ┃    0.97    ┃    8.89        ┃
┣━━━━━╋━━━━━━╋━━━━━━╋━━━━━━━━┫
┃    1977  ┃    6.29    ┃    0.90    ┃    940         ┃
┣━━━━━╋━━━━━━╋━━━━━━╋━━━━━━━━┫
┃    1978  ┃    5.04    ┃    0.63    ┃    395         ┃
┣━━━━━╋━━━━━━╋━━━━━━╋━━━━━━━━┫
┃    1979  ┃    3.39    ┃    0.20    ┃    113         ┃
┣━━━━━╋━━━━━━╋━━━━━━╋━━━━━━━━┫
┃    1980  ┃    5.58    ┃    0.18    ┃    108         ┃
┣━━━━━╋━━━━━━╋━━━━━━╋━━━━━━━━┫
┃    1981  ┃    4.87    ┃    0.56    ┃    90.3        ┃
┣━━━━━╋━━━━━━╋━━━━━━╋━━━━━━━━┫
┃    1982  ┃    2.71    ┃    0.47    ┃    76.71       ┃
┣━━━━━╋━━━━━━╋━━━━━━╋━━━━━━━━┫
┃    1983  ┃    3.93    ┃    0.74    ┃    44.65       ┃
┣━━━━━╋━━━━━━╋━━━━━━╋━━━━━━━━┫
┃    1984  ┃    5.79    ┃    0.61    ┃    83.80       ┃
┣━━━━━╋━━━━━━╋━━━━━━╋━━━━━━━━┫
┃    1985  ┃    6.65    ┃    0.91    ┃    108         ┃
┣━━━━━╋━━━━━━╋━━━━━━╋━━━━━━━━┫
┃    1986  ┃    5.70    ┃    0.48    ┃    127.29      ┃
┣━━━━━╋━━━━━━╋━━━━━━╋━━━━━━━━┫
┃    1987  ┃    4.40    ┃    0.44    ┃    132.90      ┃
┣━━━━━╋━━━━━━╋━━━━━━╋━━━━━━━━┫
┃    1988  ┃    3.96    ┃    0.48    ┃    87.38       ┃
┣━━━━━╋━━━━━━╋━━━━━━╋━━━━━━━━┫
┃    1989  ┃    4.30    ┃    0.35    ┃    156.16      ┃
┣━━━━━╋━━━━━━╋━━━━━━╋━━━━━━━━┫
┃    1990  ┃    3.34    ┃    0.24    ┃    71.60       ┃
┗━━━━━┻━━━━━━┻━━━━━━┻━━━━━━━━┛


作者:旬邑县地方志  创建时间:2023-12-07 13:50
最后编辑:旬邑县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3-12-07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