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火灾及病虫害防治
一、森林防火
建国前,县东林区,除乱砍滥伐外,冬春季森林火灾时有发生。1954年,县人民政府为保护森林资源,成立以县长公东禄为总指挥的护林防火指挥部,但森林火灾仍难予消除。据1955年统计,发生森林火灾38次,烧毁森林面积3386亩,毁坏各种树木23万余株。1956年冬,马栏林区石底大北沟森林发生火灾,大火持续一天多,烧毁森林1.5万亩,省、县及铜川、耀县、甘肃正宁县等地数百名职工和民工参加灭火。此后县政府加强防火工作,各区、乡、村均成立护林组织和扑火队,县政府每年冬春季对护林防火作若干次检查,严肃制度,森林火灾大为减少。1958年,与毗邻各地区成立了陕甘子午岭护林联防委员会,由旬邑、耀县、铜川郊区、宜君、黄陵、志丹及甘肃省正宁、宁县、合水、华池等13个县区组成,各县区每年轮换主持联防委员会议,促进护林联防。此后,至1990年,再未发生森林火灾,多次受到省、市表彰奖励。
二、病虫害防治
建国后,本县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全县因病虫害年均损失木材、种苗价值达30万元。1981年,石门林区连续2年发生刺槐天蠖,危害1.8万亩,70%的树叶被吃光,树木停止发育,濒临死亡,经用烟雾剂防治,虫害控制,挽回经济损失35.9万元。1982年,马栏林区发生油松小蠹虫,受害面积达6万多亩,50%的树木枯黄,经西北林学院、咸阳市林业局协助,投资10万元,进行综合防治,清除病树330万株,挽回经济损失289万元。1986年以来,本县道路、村庄所植杨树发生天牛群和杨大透翅蛾危害,发病率达50%以上,单株虫密度10头,每年损失木材3100立方米,价植56万元。为加强森防工作,1985年,成立了旬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同县林业站合署办公,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种苗产地及市杨检疫工作。1990年,县森防站独立办公,编制4人,专管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
最后编辑:旬邑县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3-12-07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