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报

    电报种类有天气、水情、公益、政务、新闻、普通、汇款、公电等8种。

    民国30年(1941),本县成立五等电报局,开办话传电报业务。民国32年(1943)有栒邑到邠县莫话机并用电报线路1条。民国33年(1944),电报局归并于县电信局。

    1953~1960年,本县发往外地的电报用电话传至彬县邮电局拍发。1961年7月,安装莫尔斯人工电报机1部。1974年,安装XD—6型15瓦无线收发讯机。1983年装设电传打字机。1990年,电报去报量达25486份。

    电报按字数收费,加译报费。

    二、电话

    民国24年(1935)10月,架设邠县至栒邑电话线路。同年架设县内栒邑至张洪、栒邑至土桥电话线路2条。之后架设三原—淳化—栒邑—邠县电话线路。

    1.长途电话

    有代号电话、特种电话、紧急调度电话、政务电话、普通电话和公务业务电话。

    民国27年(1938),安装1台长途与城区电话合用10门交换机。1974年5月1日,旬邑—彬县单路载波机安装测试开通。1981年,始装旬邑—彬县三路载波机1部。

    1990年,载波电路增至5路:旬邑—西安1路;旬邑—咸阳3路;旬邑—彬县1路。年底,改造开通1200门史端乔自动电话,有权用户达164户。

    长途电话按次收费,3分钟为一次。1966~1979年改按时计费。1980年8月,恢复按次收费。

    2.城区电话

    分普通电话正机、副机、同线电话、合同电话、用户交换机、分机、中继线、专线、临时电话、代维用户机线设备共10项。

    城区电话分基本营业区域和营业区域。基本营业区域以邮电局为中心,以1公里杆路长度为半径,1公里杆路内的用户属基本营业区域。1.8公里杆路长度内的用户,属营业区域。

    民国27年(1938)装有10门交换机1台。建国初,城内有6个用户。1956年,县委、县兵役局安装电话。1974年,县邮电局组装会议电话汇接台4部。1990年,市内交换机总容量500门,实占278门,水泥杆路4公里,电缆长度4.6皮长公里。城内电话由解放初的6户增加到176户。

    3.农村电话

    农村电话,指县城以外的电话。分计时(叫人、叫号、传呼)、包月、会议、租杆、装拆移机5种。

    1956年全县乡乡通电话。1960年实现队队通电话。各公社装磁石交换机,配线务员。农村电话一度下放人民公社管理,业务受县邮电局领导。1975年,乡镇到各村电话因年久失修而全部损毁流失。

    1990年,交换点有职田、马栏、转角、湫坡头、底庙、太村、张洪、土桥、丈八寺、清塬10处。电话业务有:农村电话、会议电话、兼办长途电话和电报。

    1956年前,实行免费通话。1957年,实行区乡收取月租费。1963年按3分钟为一次计费。1985年12月起实行按时计费。

作者:旬邑县地方志  创建时间:2023-12-15 11:14
最后编辑:旬邑县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3-12-15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