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物资交流会
清初,职田东蓬的古历三月二f八香会和底庙的古庙会驰名陕、甘两省。县城四月初八古骡马大会,颇负盛名,招来陕、甘、晋、鄂、豫等省客商赶会,贸易繁荣。
建国后,县工商科根据咸阳专员公署物资交流会工作方案,报请专署批准,采取以会养会的办法,收取1~1.5%的会费,于1953年上半年分别在张洪、丈八寺、太峪举办为期19天的物资交流大会,成交总额10.39万元。其中牲畜交易40.1%,农具25%,工业品19%,土特产品10.9%。供销社与私营手工业者签订大小家具订货合同1610件,县联社与三原、淳化等县合作社签订购销合同总值1.28万元。这次交易会规模大,成交额高,有效地促进了地区间的物资交流,对本县土改后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79年以后,市场开放,恢复传统古庙会形式,改称物资交流会,较著名的有张洪二月二古会、太峪三月十五、职田四月八、土桥七月古会、底庙冬至古会等。至1990年,在这5个集镇共办大型物资交流会21次。仅1980年,全县办5次物资交流会,成交额达396.8万元,占全年集市成交总额的57.8%。其中交易大家畜3240头、猪羊16955头(只)、铁木农器家俱2.77万件、粮食45.5万公斤、油料0.13万公斤、肉禽蛋28.9万公斤。
规模较大的是张洪二月二古会,从1979年以来从未间断。1984年举办物资交流会,会期15天,参加摊点603个,上市交易的物资700多个品种,另有各单位从外地组织回300多万元的商品和120多头牲畜,总成交额高达600万元。各税收入7361元,工商管理费收入1.34万元。
1985年,县城新建南关农贸市场、郑家乡在郑家村新建市场立集,各办物资交流会20天。县城的交流会盛大隆重,以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为主,组成有公安、税务、商业、供销、工交、银行等部门参加的大会领导小组,下设会务、宣传、治安、市场管理4个股。在县体育场搭设戏台,首次邀请著名秦腔演员肖若兰、郭明霞等人带领的“尚友社”、“咸阳人民剧团”前来演出助兴,通过省电台等新闻媒界的传播,使外地物资源源流入,盛况空前,交易异常活跃。
最后编辑:旬邑县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3-12-22 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