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管理体制
本县民国时期的合作社和革命根据地合作社,有监事会和代表会制度,每年召开1~2次例会,研究报告生产经营状况,解决有关问题。建国后的供销合作社,建立健全各种管理机构和制度,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1954~1958年,管理机构为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监事会。1959年后成为国营商业企业,1962年恢复民主管理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文革”中社员代表大会及理事会监事会制度被视为“修正主义产物”遭批判,民主管理制度一度废弃。1969年设贫下中农管理商业委员会或小组,对供销社实行贫下中农管理。1981年起管理机构为职工大会和社员群众代表会。1983年恢复社员代表大会及理事会监事会制度。1988年设社务管理委员会取代理事会监事会成为常设管理机构。
一、社员
社员享受合作社价格和物资供应方面的优惠,并参加年终分红。民国时期所办合作社至民国33年(1944)时有社员2768名,建国前夕基本解体。革命根据地创办的合作社至1944年有社员6043名。1949年7月枸邑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筹备处成立后,采取集资入股方式设立门市部和药铺各1个,有社员200名。
建国初,在巩固和清算旧社的基础上,实行自愿入股,重新整社建社,至1950年有社员3344名,后不断发展社员、充实资金,至1954年共有12831名社员,1957年增至17506名。1961年恢复供销社后,清理旧股、兑现红利,再度发展社员,至1962年达23400名。“文革”时期,社员发展工作停顿,直至1981年恢复供销社社员代表制,使社员发展工作重新起步。1982年底进行供销系统经济体制改革,供销商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至1988年有19500名社员。1990年有社员21300名,其中农户18800人,占全县总农户的9.4%。
二、社员代表大会
县供销社社员代表大会是供销社的最高权力机关。其任务是听取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计划执行情况和业务经营效果;审查和批准年终决算和盈余分配、亏损弥补方案;通过或修改本社章程;选举或罢笕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社员代表的产生方法是:基层社由各村推选,县联社由各基层社推选,每3年改选一次,可连选连任。1983年起每届5年。
建国后至1990年本县供销社的基层及县级社员代表大会均召开了6届。县首届社员代表大会于1954年5月26日召开,出席代表38人,特邀5人,列席9人。全议总结了自1949年建社以来筹备阶段的各项工作,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正式成立枸邑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通过了社章(草案)。第四届社代会于1962年4月召开,出席代表68名,列席16名,会议总结了供销社恢复一年来的各项工作,讨论并通过供销社章程(修正草案)。第五届社代会于1983年8月召开,出席代表221名,特邀27名,代表全县16个基层社和3个县级公司,选举了县联社理事会、监事会,从此恢复中断22年的供销社社员代表大会以及理事会、监事会等民主管理制度。第六届社代会于1988年10月7日召开,出席代表139名,特邀11名,列席2名。大会总结了供销社改革以来的经验和教训,讨论并通过了各项决议和社章(修改草案),确定了以后的发展方向和任务。通过选举产生了供销社社务管理委员会,从此取代理事会和监事会成为供销社常设管理机构。
三、理事会 监事会
社员代表大会闭幕期间,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和日常工作,由理事会负责办理并由监事会负责监督执行。
理事会是社员代表大会的常设执行机构,由社代会选举产生,7~11人组成,设主任1人,副主任1~2人,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其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令、上级社的指示、社代会的决议;编制并组织实施本社购销、财务等年度计划;对外代表本社签订、鉴定业务合同和契约;任免本社各部门负责人;向社代会报告工作、受理提案;办理社章规定的其它事项。理事会每季或每月召开1次会议,必要时由主任临时召集;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并通知监事会派监事列席。
监事会是供销社的常设监督机构,由社代会选举,5~7人组成,设主任1人,副主任1~2人,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其主要职责是:监督监察理事会对党的方针政策、政府法令、上级指示、本社章程及社员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监督监察本社业务购销计划、财务计划的执行实施情况;监察本社经营方向、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经营作风等,对违法乱纪行为提交理事会或上级进行处理;向社员代表大会和上级监事会报告工作。监事会每季或每月召开1次会议,必要时可由主任临时召集;会议须有过半数监事出席,形成决议应书面通知理事会并向上级报告。
四、职工大会
职工大会是供销社的权力机构,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1958年创设,“文革”时解体,1981年11月恢复。根据全国供销总社颁布的《基层供销社民主管理试行办法》有关规定,职工人数50人以上者,建立职工代表会,50人以下者建立职工大会,本县均实行职工大会制,并制定了《职工大会条例(草案)》,由工会主席负责召开,由职工大会选举产生社务委员会,大会闭幕期间,由社务委员会行使大会职权,主持日常工作。其职责是:听取并审议供销社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各项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讨论决定涉及职工利益的其它问题。同时实行社员群众代表大会,按大队组织,千人以下者1名代表,千人以上者2名代表,社员群众代表大会是基层供销社的监督机构,选举产生社员群众监督委员会。1988年以后,由社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代替理事会和监事会成为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
最后编辑:旬邑县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3-12-22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