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个体经济历史悠久,古代小商贩、客店、酒家早已有之。明代县城和各集镇出现固定商号,官府除对其收税派捐外,无其它限制,其资本也丰薄不一。建国初,本县个体工商户为49户,1950年为145户,1953年达446户。随着对私营商业的改造、限制,到1954年个体工商户减少到348户。1957年“一化三改”(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国家对少量的私营摊点实朽“利用、限制、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本县个体户有所增加,但正式发证经营的数量很少,1962年贯彻工商登记管理施行办法时,县工商部门核发的个体工商户仅51户,资金11.3万元。

    1981年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的发展加快,年底统计,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03户,从业人员155人,资金25万元。1985年,经工商局核准并持照经营的个体工商户达1587户,从业人员2370人,资金197.6万元,开始出现雇请帮工、学徒或有特殊技艺工匠的个体工商户。对工商户的管理实行“十个不准”的政策,对11户因违反“十不准”规定的个体工商户作了处理。1990年全县有私营企业3户43人,自有资金18万元,年营业额5万元,从事农村工商、手工业经营的1962户,3251人,其中面坊84户,油坊8户。

作者:旬邑县地方志  创建时间:2023-12-25 15:46
最后编辑:旬邑县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3-12-25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