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住宅形式
县境东北山区3乡(第界、马栏、石门),一般随田而居,除少数集中的村庄,大多数住户均依山就势打窑,分散零乱。塬区14个乡(镇),住宅形式可分为宅院和窑洞两类。
宅院宅院有三种:一是前房后院式,农村俗称“三间一过道”或“四间一过道”,即前盖门房,院内两侧盖厦房居住,后院饲养畜禽。特点是村容整齐,节约用地,但沿街道生活不便,街景单调;二是前院后房式(同前房后院式相反),生活安静,互少干扰,但人畜同走一个门道,影响环境卫生;三是传统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即沿街盖门房,后面盖上房,左右两侧盖厦房。优点是紧凑安全,生活方便,但通风采光较差,易潮湿。
窑洞分为明窑、半明窑和地坑窑。明窑是平地上用土坯或砖砌箍而成,半明窑是借陡坡或胡同侧壁挖掘或砌箍。优点是省材料投资少,冬暖夏凉,但遇阴雨过多潮湿易倒不安全。地坑窑则是在平地掘一约400平方米竖坑,深6~7米,然后在地坑的一面挖斜坡隧道通地面,作为出入门户,坑的其余三个崖面挖窑洞作为居室、厨房及畜圈,其投资少,占地多,阴暗潮湿,排水不畅,通风采光差,利弊相当。近年,地坑窑已多被淘汰。
作者:旬邑县地方志 创建时间:2024-01-02 11:52
最后编辑:旬邑县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4-01-02 11:52
最后编辑:旬邑县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4-01-02 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