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小学潮

    1926年秋,宝塔高级小学开展新文化运动,提崮“看书、信仰、言论、集会、结社、择师自由”口号。校长蒲伯鼎等极力反对,斥之为“胡闹”,中共栒邑特支领导学生成立学生会(主席杨克廉),发动罢课,夺了校长的权,赶走3名守旧派教师,清算学校帐务,查出400多元被贪污,并成立校务委员会(主任许才升)、教务委员会(主任宁克齐),实行民主治校,学生不仅取得了所提口号中的权利,且公开发行《新青年》、《向导》等刊物,公开学习、宣传马列主义,使宝塔小学成为党的坚强工作阵地。

    在宝塔小学影响下,太峪、张洪等小学也成立了学生会,不久,就成立了栒邑县学生联合会。

    二、栒中学潮

    栒邑县初级中学校长董荫山,1940年任职以来,推行反共的特种教育,剥夺学生言论、集会、结社和课外阅读自由权,强迫学生每天课外劳动两小时,童训课训练学生严于训练新兵,实施服装、被褥、梳洗用具、留发“四个划一”制。学生偶违校规,轻则呵斥,重则体罚、记过、开除。对此,学生强烈不满,且日趋愤怒,等待着反抗时机。1943年4月12日(星期天)上午12时许,栒中学生150多人,在地下党员王振武、周懋功的支持下,密赴小塔村召开紧急会议。经紧张讨论后,决定:1、以反对黑暗专制、要求民主自由为口号;2、先驱逐黄若虹、再赶走董荫山;3、星期一罢课。并约法三章:团结战斗,勇往直前;泄露机密,顽石击毙;发生事故,共同负责。会议结束不久,黄若虹便得知消息,仓惶逃走。4月13日,全校罢课。董荫山感到不妙,立即召集心腹教师密议对策,被学生窥听而得。于是学生个个手持童子棍汇集操场,准备驱董。适逢董在少数教师的掩护下,要从后门逃出。学生抢先把后门堵住,把董围在操场。“反对黑暗专制!”“要求民主自由!”“打倒董荫山!”的口号声此起彼伏。董吓得脸色发白,心惊胆颤地说:“你们的正当要求,逐条答复,一定解决。”学生认定是空头支票,继续围斗着他。县长黄肇南闻讯,即调动县城驻军一个营,持枪包围学校,并在前后门架起机枪。稍后,黄带一班警卫和教育科长、政务秘书进至校内,威吓学生,不准喊口号,学生仍高呼口号,毫无惧色。当场,学生崔青云把一张请愿书交给黄,要求董现场逐条答复。黄持书略看两眼,改变态度说:“你们派代表交涉,政府给你们解决。”遂下令军队撤离学校,把董带去县政府。4月14日,黄来到学校,叫学生个别谈话,逼学生供出学潮策划人,结果一无所获,便把李宴海、蒲秉越等6名学生武装押到县政府拘留起来。后经陕西省教育厅宋视察及县教育科长马明轩调解,4月15日上午,以学生允许董荫山返校,黄答应释放拘留学生而了结。

作者:旬邑县地方志  创建时间:2024-01-02 13:45
最后编辑:旬邑县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4-01-02 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