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地方和群众武装的游击战
本县1928年就成立地方武装,至1949年,先后组建的地方武装有:苏维埃红军渭北支队,栒邑游击队,陕甘游击队补充大队,陕甘游击队特务队,底庙游击队(五支队),赤水六、十二、十三支队,底庙十七支队,永红县保安队,抗日讨蒋军,栒邑县保安大队,邠栒游击大队,中原游击队,栒邑县独立营,栒邑县 警卫队,栒邑县武装工作队等(详见军事志)。群众武装有区建营、乡建连的土地革命时期的赤卫军,抗日战争时期的自卫军,解放战争时期的民兵,这些地方武装和群众武装,在红军、八路军、解放军主力来时,配合主力邙队作战,当主力走后,保卫地方治安,建立并保卫地方政权,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工作,并因利乘便进行了许多游击战斗。惜当时亲历者有的亡故,有的年迈记事不清,未能对所有战斗一一访录下来,故仅作不全之记述如下:
1929年2月,吕振邦、程双印带领崔平元等7人,借张洪过大蜡古会之机,扮成逛会农民,乘其不备,闯入当地驻军宿舍,夺枪8支,出门后对空鸣枪,群众惊乱,游击队员趁乱安全返回王留石。同年,侦知马栏榆林子豪绅张老六有枪,但其住在悬崖陡壁的石洞里,不能上去,游击队员便砍来大量山柴,火烧烟薰,迫使张老六缴出3支枪及一些子弹。谈家塬村一个财主为儿子结婚,借来一班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军保镖,游击队趁其不意,收枪8支,对其兵教育后释放。
1930年前季,游击队把正宁县湫头民团30多人围在城内,待其突围逃跑后,把民团及地主劣绅的粮食、衣物分给贫苦农民。同年,游击队偷袭宜君驻马栏的夏玉山(夏老幺)民团,虽未成功,但迫使夏玉山退缩到庙湾。接着,又袭击了扼守陕甘交界要道、抢劫旅客的刘家店子民团。后季,何高侯派兵来七界石围剿,程双印指挥游击队占据有利地形,给以重大杀伤。傍晚,在其撤退时,又俘其班长一名,获马拐枪一支。冬季,在安子洼击退妄图吃掉游击队的淳化某民团,缴枪七八支。
1932年9月13日,栒邑游击队配合陕甘游击队去照金,在坟滩消灭了侵犯苏区的富平、耀县、铜川三县民团300余人,缴获全部武器,俘杀三县民团总指挥党谢芳,耀县民团团总柴志发。10月5日,渭北游击队和栒邑游击队等共约百余人,同攻马额王茂臣民团,击毙其一班长。
1933年,阳坡头赤卫军深入职田城近,诱使驻城守军一个班出城来追。当其追至马莲滩时,被五、八支队设伏全歼。
1934年,新正县五支队化装成国民党军队,奇袭赵家洞民团,全歼团首任长青及以下30多人(枪)。冬季,驻职田镇的国民党军队6人,持枪窜入苏区的艾蒿墩。一乡赤卫军连长张廷汉,装作农民,将其骗到窑内抽烟烤火,笑问:“老总吃饭了吗?”“来要什么东西?”边烤火,边闲聊,当事先布置的14名赤卫军队员到齐时,张廷汉大喝一声:“不许动!”赤卫军迅即一齐动手,两个对付一个,一个抱住人,一个夺取枪,全被擒拿,缴步枪6支,子弹百余发。
1935年,赤水县第六、第十两个支队配合,在内应姚宗仁等的协助下,顺利攻克吕家城,击毙民团分队长程永义,俘30多人(枪),拔除了一颗钉子,使清塬区苏维埃政权得以安全。
1947年7月,马志超起义不久,国民党三十六师前来清剿。栒邑支队采用绕圈子、钻空子的办法避开,当其开拔后,支队趁机于第二日晚突克邠县龙高镇,歼其邠县自卫中队全部,俘百余人(枪)。秋后,栒邑独立营攻克魏洛城,赶走善庆乡公所。11月23日,探知给职田守军押送弹药的陕西保安二团一个排晚上要返回县城,城太游击支队与新正中队设伏于坳桥胡同,当其大摇大摆进了伏击圈时,城太支队与新正中队四面合击。经一个多小时战斗,俘42名,得步枪40余支,机枪2挺,手枪2把,子弹3000余发。
1948年元月中旬,栒邑独立营在城太支队配合下,攻克太峪城,歼灭驻在城内的太峪、湫坡、底庙3个镇公所,收枪六七十支。5月,西北野战军发动西府、陇东战役后返回边区,国民党裴昌会兵团开进本县追击,栒邑县警卫队在神树岭梢林中隐蔽,待其大队过后,尾随的后勤兵及零散的掉队兵,赶着牲口驮着弹药走来,警卫队长张润鱼、战士李德娃,手持驳壳枪,握着手榴弹从林中冲出,堵住去路,大喊:“不许动!”吓得那些士兵连忙缴械投降。俘11人,收枪3支,子弹14万余发及部分迫击炮弹。
最后编辑:旬邑县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4-01-02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