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董策丞起义
从1943年始,国民党陕西保安第六团三大队驻防本县张洪、土桥一带碉堡线上,执行封锁陕甘宁边区的任务。第三大队大队长董策丞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军人,中共陕西省委和关中地委为了在这一带建立通往陕甘宁边区的秘密交通线,派地下党员王生春利用同乡关系与董策丞和龙伯渊(第三大队机枪第三中队代理中队长)秘密建立了统战关系。省委统战部长吕剑人和赵伯经也多次直接作董策丞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到1944年春在董策丞与龙伯渊的防区已建立了一条由土桥到风泉的地下交通线。
为使这支部队完全站到人民方面来,1945年春,陕西省委派吕剑人、赵伯经向董策丞、龙伯渊提出相机起义、把部队拉到边区的建议,得到董策丞的同意。董策丞与龙伯渊为此先利用关系在保六团安插骨干,进行兵变准备。
1946年8月初,董策丞及第三大队官兵倾向革命、联络边区的活动,被叛徒告密。驻淳化的国民党邠(县)洛(川)保安总指挥梁干乔将此事密报驻在三原的国民党剿共总指挥二十九军军长刘戡,刘戡下令将董策丞送三原处理。8月8日,陕西保安第六团团长张乃云以开会为名把董策丞召至驻在龙马高村的第二大队队部查问,但无结果,于是便把董策丞软禁于张洪他的家中。9日,又把龙伯渊召至团部审问一番。龙伯渊回来后即召开秘密会议,拟于10日9时动手进攻团部,救出董策丞宣布起义。董策丞得知后,鉴于力量单薄,把握性不大,不同意即刻起义。8月12日,董策丞回到第三大队。13日,国民党大部队先遣人员已到了距张洪镇3里的蒙家村号房子。14日,陕西省委和关中地委派王生春通知董策丞、龙伯渊,情况万急,立即采取措施。董策丞决定马上起义,令龙伯渊全盘组织起义事宜,并派人通知第九、十、十一分队长准备。行动时,梁世英的第二分队保护董策丞及眷属,大队部跟进,令其余人马随时听龙伯渊调遣。
8月15日下午,团长张乃云突然下令机枪三中队调离张洪镇,企图分散董策丞的兵力。董策丞和龙伯渊决定乘调离之机行动。一方面,董策丞令大队军需杀猪宰羊,装成请客的样子;另一方面,龙伯渊召集机枪三中队全体人员宣布换防令,作好出发准备,并令梁世英所带二分队先期行动。晚上9点,起义部队由张洪镇经官道嘴、九里红向边区行进,沿途通知十中队十分队的王金玉顺着苍儿沟进入边区。经紧急行军,部队顺利进入边区关中分区,起义宣告成功。
起义人员,三大队大队部30余人,机枪三中队全体官兵97人,十中队王金玉分队41人及单独进入边区的一大队四中队马占元分队32人,共计200余人,长短枪149支,机枪4挺。
起义官兵受到马栏各界千余人热烈欢迎。8月22日,关中分区党、政、军召开盛大欢迎会和联欢晚会,庆祝第三大队的新生。9月10日,起义部队在马栏改编为关中分区保安第六团,董策丞任上校团长,龙伯渊任第三大队大队长。
毛泽东、朱德在延安热情接见了董策丞,称赞他是关中国民党起义的第一支部队,进来的人虽然不多,但影响很大,鼓励他们为粉碎国民党进攻边区英勇参战,毛泽东同时赠给董策丞一件皮大衣以示关怀。
最后编辑:旬邑县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4-01-02 13:52